(1)微机保护原来采用单片机,系统具备采集、监视、控制、自检查功能。通过一 台设备可以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、负荷和设备自身的运行情况(当设备自身发生某种故障时,微机保护通过自检功能,把故障进行呈现),采用计算机原理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。
(2)由于微机保护采用各种电力逻辑运算来实现保护功能,所以只需要采集线路上、的电流电压,-可以大大简化接线。
(3)微机保护的保护出口、遥控出口、-地控制出口都是通过一组继电器动作的,所以非常可靠。
(4)微机保护采用计算机控制功能,保护定值、保护功能、保护手段采用程序逻辑,这样可以随时修改保护参数和保护功能,不用重新调试。
(5)微机保护还具备通信功能,可以通过网络把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,进行集中调度。
LSA1119综合保护(6)微机保护采用光电隔离技术,把所有采集上来的电信号统一形成光信号,这样有强电流攻击时候,设备可以建立自身保护机制。
(7)微机保护采用CPU进行数据处理,加大了数据处理速度。
(8)微机保护的寿命长,由于设备在正常状态处于休眠状态,只有程序实时运行,各个元器件的寿命大大加长。
(9)微机保护具备时钟同步功能,采用故障录波的方式把故障记录下来,便于对故障进行分析。
(10)微机保护采用了多层印刷板和表面贴装技术,因而具有很-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。
(11)中文用户界面标准化,易学、易用、易维护。
(12)微机保护从单套价来说比常规保护贵些,但使用的电缆数量-少、屏柜少,特别是使用寿命长达25年,运行费用(管理费用、维护费用等)比常规保护降低60%,综合费用还是比常规保护少许多。
LSA1119综合保护组成
线路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元件、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。
(1)测量元件。作用: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人的有关物理量(如电流、电压、阻抗、功率方向等),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,根据比较结果给出"是"、"非"、"大于"、"不大于"等具有"0"或"1"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,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。
(2)逻辑元件。作用: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、性质、输出的逻辑状态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,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布尔逻辑及时序逻辑工作,-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,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。逻辑回路有或、与、非、延时启动、延时返回、记忆等。
(3)执行元件。作用: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,-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。如:故障时跳闸;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;正常运行时不动作。
装置异常
原因分析:①电流互感器断线;②电压互感器断线:⑧CPU检测到电流、电压采样异常:④内部通信出错:⑤装置长期启动;⑥保护装置插件或部分功能异常:⑦通道异常。
造成后果:①保护装置部分功能不可用:②装置可靠性降低,但尚不至于完全失去保护功能。
处置原则:
(1)立即通知运维单位,汇报调度,重点核实有无误动、拒动风险,是否需要退出该套保护,必要时可向保护专业咨询。
(2)应根据现场运维人员报告情况和保护专业意见,报告调度,确定是否将失去保护的出线退出运行或采用相关开关串带方式运行。
(3)了解异常的原因、现场处置的情况,现场处置结束后,检查信号是否复归并做好记录